醫藥供應鏈長期面臨藥品追溯困難、庫存動態不清、耗材管理粗放及流通安全風險等漏洞。RFID技術通過電子標簽與讀寫設備的協同,為這些問題提供了務實解決方案。
硬件協同彌補漏洞
藥品追溯與防偽:RFID標簽存儲唯一ID及藥品批次、效期等關鍵信息,超高頻讀寫器(如UR6258)在倉庫出入口實時掃描,杜絕混入假藥或過期藥品。
動態庫存管理:天線(如HA2626)部署于貨架,實現藥品自動盤點,解決人工清點效率低、差錯率高的問題。
讀寫器核心功能與技術實現
超高頻讀寫器(UR6258)支持多標簽批量識別與抗干擾通信,在金屬貨架、液體藥品等復雜場景下仍保持穩定讀取。結合固定式天線(HA2626)與手持機,覆蓋從入庫到出庫的全環節:
入庫環節:桌面讀寫器快速注冊藥品信息并綁定標簽;
出庫環節:門式讀寫器校驗藥品與訂單匹配性,攔截錯發或效期異常藥品。
倉儲與耗材管理的技術升級
1. 動態盤點升級
RFID標簽取代人工掃碼,倉庫人員持手持機分鐘級完成全庫盤點,準確率超99.95%。
2. 智能耗材柜閉環管理
醫療試劑柜集成RFID讀寫模塊,實現:
開柜自動識別耗材取還;
生物識別授權存取(響應時間<0.5秒);
溫濕度監控與偏差預警(誤差<3℃)。
流通安全強化
在運輸環節,RFID標簽與車載讀寫器聯動,實時上傳位置與溫濕度數據,確保冷鏈藥品全程可溯。
企業應用價值
RFID技術從源頭鎖定藥品真偽,在庫減少損耗,出庫杜絕誤發,最終提升供應鏈透明度與合規性。例如阿根廷藥企Axxa Pharma通過RFID實現利潤增長,核心在于技術對漏洞的系統性修復。
結語
RFID并非概念性工具,而是通過讀寫器、天線、標簽的硬件協同,在醫藥供應鏈各環節提供可落地的技術支撐,實現安全與效率的雙重升級。